机械表一天误差几小时「机械表一天误差一分钟正常吗」
机械表半小时误差1s,石英表一天误差1s,原子表50亿年差1s
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但是时间的定义究竟是什么呢?通常来讲,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时间就是我们观察到了物质有规律的运动。从小的来说是原子的振动频率,再大点就是地球的自传帮人类造就了“天”的单位概念,地球公转又造就了四季,而人类不满足粗糙的观察时间,从而创造了观察时间的工具,那就是表。
我们先说机械表,所谓“穷玩车,富玩表,屌丝玩电脑。”这里的表一般就来指机械表,不过机械表虽然贵,便宜的也要几百块,贵的的更是十几万甚至更贵,比如朱一旦“枯燥的劳力士”,你别看他贵啊,但是它时间不准,囿于这种记时的精确性,机械表每一天的误差在正负45s的这个区间都是正常的,平均下来的话,大概每半个小时,都会产生1s的误差。不过,人类后来发现另一种的计时原理,那就是石英表。
石英表和机械表相比,除了更加精准之外,造价还十分的便宜,我们花上几块十几块就能买到石英表。一块普通的石英表可以做到一天的误差在1s左右,一块好一点精确的石英表可以做到270年才误差1s。那么为什么石英表如此的优秀呢?石英表的计时原理其实依赖石英这种特殊的材质,石英具有压电效应,也就是说我们当给石英压力时,石英会自己产生电压。反过来说,当石英有电的时候,石英也会产生形变。我们给石英加上交流电,让其频率和石英固有频率相同产生共振,这时候会产生电谐振,我们正是利用了这个电谐振,让石英的振动频率达到1HZ,来达到了利用石英来记录时间的目的。
虽然石英表对时间的记录已经如此的精确了,甚至可以满足百分之90的日常使用,但是人类对时间的探索并未止步,人类又发现制造出更为精确的工具,那就是原子钟。一般来讲,原子钟有铯原子钟、铷原子钟、锶原子钟。我们拿铯原子钟举例,假如有一束光可以使原子从一个能级跃迁到另一个能级的话,那么这束光的频率必须是9192631770HZ,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的精确,差一点都不行。对比,用的还通过这个现象对秒进行了定义,那么1s其实是铯原子在两个能级之间所辐射的周期的9192631770倍。其实第一次看到这个秒的定义我也是拒绝的。
原子钟的原理就是找到了铯原子的固有振动频率,通过光束使得和铯原子共振,同样伴随这能量级的跃迁,来找到一个固有的微观运动周期,来达到对时间的记录。那么原子钟到底有多么精确呢?我国在前几年研发的冷原子钟的零度大概有3000万年误差1s的精确度,已经是世界前沿水平,不过据说美国在科罗拉多大学实验室的原子钟最高可以高达50亿年误差1s的精度,虽然未经证实,但是这个数据也实属让人震撼。
不管是精确度1s误差是3000万年,还是50亿年,其实对我们普通人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我们根本活不了这么久,就算活得了这么久,到时候我们还在乎这“丢失的1s”吗?看来这原子钟显然不是给我们普通人准备的,原子钟最常用的1个应用就是卫星定位,因为光的传播速度是3乘以10的8次方每秒,将信息从卫星传播到我们的终端设备比如手机上的时间需要一段时间,去过此时误差了1s,那么对实际的定位的精确度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将原子钟送上太空对全球的卫星定位系统具有很大的意义。
除此之外呢,那就是做科学研究了,比如我们在验证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时候,需要验证物体在高速运转的时候时钟是不是变慢了,我们必须去拿这种精确度比较高的原子钟去做实验,才能在极小的数据差异中看到实验结果。
其实对于我们来说,不管买什么样的表,记录的时间都是相同的,不会因为你有更高级的表,你的时间就会变得很多。况且现如今大部分人都是用手机来看时间的,当然,有些有名表的除外,比如我们枯燥的朱一旦。
?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