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的名牌手表「马来西亚手表排行」
时间是本质性的存在,是最具哲学和诗意的一个永恒话题。手表,是时间的居所,更是凝聚时间的艺术品。
当下,手表已不仅仅用来计时,顶级的手表更可代代相传,成为彰显身份、品味的象征。
手表的定位已由实用的传统报时工具,逐渐演变成迎合潮流的装饰用消费品,并具有品牌价值。
在马来西亚,当地的中产消费者越来越崇尚优质生活,且购买力持续上升,带动了轻奢品牌及时尚手表销情上扬。
根据欧睿国际(Euromonitor)的预测,在2019至2022年期间,马来西亚的钟表零售总值每年将有约5%的增长,达到25亿令吉(6亿美元)。
石英手表、智能手表受欢迎
与机械手表相比,马来西亚大部分消费者都喜欢购买石英行针手表,以节省维修保养成本。过去数年,多个价格相宜的手表品牌在马来市场涌现,并精心打造品牌形象,建立与众不同的感觉。
石英行针手表深受欢迎,是因为它们一般采用低电流氧化银电池,佩戴者只须找本地珠宝商或钟表匠便能轻易更换。一些行针手表风格已演变成经典款式,历久不衰。
石英跳字手表则受到户外爱好者的青睐。石英跳字手表风格及功能变化很大,既可作为潮流配饰,也可提供实用功能。由于没有移动部件,这种手表适合在运动时佩戴。
马来西亚消费者日益崇尚科技产品,因此智能手表料将吸引越来越多人使用。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及电子穿戴式产品需求持续上升,马来西亚的钟表市场也感到压力。因此,马来西亚钟表业的数码产品迅速崛起,大大改变了消费者行为。例如泰格豪雅便和谷歌及英特尔合作推出电池寿命更长的智能手表,跟苹果智能手表正面交锋。
时钟化身装饰品
今时今日,可准确报时的智能手机、电脑装置等功能繁多的设备大行其道,时钟因此不再是必需品,在马来西亚的需求也较小。
过去5年,该国的时钟进口/生产下跌了近50%。和手表市场相比,马来西亚的时钟每月平均销售额只达手表每月总销售额的2%。
面对销路日趋疲弱下,时钟制造商要提供订制设计师产品,便必须放胆创新。马来西亚地产市场近年发展迅速,年轻业主往往倾向购买价廉物美的家居装饰。而时钟是最热门的装饰品选择之一。因此,设计感强、品质良好且价钱合理的挂钟在市场拥有更多机会,简单行针钟则获学校和办公室广泛使用。
在马来西亚,款式时尚独特的时钟通常会成为受欢迎的家居装饰品,而简约设计则获办公室和学校选用。
国际业者主导,本土品牌兴起
马来西亚的钟表市场由多个区域和国际品牌主导,其中销量领先的有斯沃琪、精工、劳力士、卡西欧、西铁城和Fossil等。它们拥有不同价位手表的制造和零售权,彼此竞争激烈,争相推出创新手表,抢占市场份额。
马来西亚钟表市场由多个区域与国际品牌主导。
由于许多主流手表品牌拥有国际认证的品质,相比之下,马来西亚本土手表制造商的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较小。不过,有些本土品牌的设计具有吸引力,并称采用瑞士表芯,因而也赢得消费者的喜爱。
其中一个例子是Nayan Co。这是一家马来西亚本土钟表公司,由Fahad Nasir和Fadzyinie Dullie于2017年11月在沙巴成立,品牌的宗旨是以相宜的价格为顾客提供经典简约的手表。另一个例子是Ming Watches,该品牌于2017年面世,当时在数小时内售光300只手表。Ming Watches由6名钟表收藏家和爱好者创立,他们希望填补入门级手表和奢华手表之间的空档,也就是以那些尚未准备好在手表方面花大钱的人为目标客户。
主要分销渠道
马来西亚消费者依然重视零售店所提供的服务,并且喜欢在购买手表之前先试戴一下。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际豪华手表品牌与授权分销商合作,开设单一品牌零售旗舰店。
以下是马来西亚市场几大重要的实体分销渠道:
- 百货公司
顾客流量大,是许多手表品牌的主要分销渠道。许多百货公司较喜欢与手表品牌的授权分销商合作,并且能够处理来自海外供应商的货品进口和清关事宜。
- 手表专业零售商
销售多元化品牌组合,通常与许多手表品牌签订了授权零售商协议。授权零售商由于受到品牌定价政策的约束,通常无法与非官方渠道的售价竞争。
马来西亚钟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零售商通常会在节日期间提供15%-20%的折扣。
- 旅游零售或免税店
游客是一群活动范围有限的消费者,他们会在度假时尽情购物来慰劳自己,而在回家的旅途上,机场免税店是购买纪念品和礼物的最后机会。一般来说,宏观经济环境及市中心地区的市场竞争对旅游零售的影响较小。
- 私人销售活动
一些主要的钟表进口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拍卖行会定期举办私人钟表收藏品的销售活动,以钟表迷和收藏家为目标对象。这些私人销售活动展示稀有和值得收藏的古董和现代钟表,并邀请手表专家担任讲者,讲解有关收藏手表的知识。
参加私人销售活动的买家,许多年龄都在20多岁到40来岁之间,他们希望投资购买人生第一只有收藏价值的手表。
在电商方面,马来西亚的钟表专业零售商线上市场进度缓慢。原因是马来西亚的电商市场相当零散,只有少数区域性业者在该国经营电商业务。然而,随着马来西亚的电讯和物流基础设施日渐完善,该国的电商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出现更快速的增长。
大型跨国集团旗下的许多高档手表品牌,以至一些中级手表品牌,都开始通过自己的网站进行销售。这些品牌还尝试通过受欢迎的第三方交易平台,例如Lazada和Zalora等,去接触新客户。
阿里巴巴投资Lazada,并取得后者的控股权。预计这将促进马来西亚B2C电商在数字支付和物流方面的发展。
尽管网上购买钟表的渠道越来越多,但马来西亚的消费者仍然颇为抗拒网购。马来西亚消费者一般认为网上购物风险过高,例如财务和个人资料有泄漏之虞、产品缺乏真货证明等。
目前马来西亚只有不到30%的人口使用借记卡或信用卡作网上支付。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电商零售商正积极利用推广活动和广告等,去教育和吸引当地消费者使用网上支付,有助当地释放巨大的电商潜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