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之光——浅谈日本制表为何能够走向世界
【修表时代资讯】“穷人玩车,富人玩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手表的需求不仅仅是掌握时间,手表对佩戴者的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大,无论是在时尚还是其他方面。如果我们谈论今天的世界,有几个地区集团制造手表:瑞士,德国,日本和中国。瑞士作为老牌制表基地,工艺和技术已经非常精湛,各大奢侈品牌大多都是瑞士血统;以格拉苏蒂原创作品和兰格作品为代表的德国制表集团,其“金袖”、“鹅颈微调”等独特技艺异军突起,是近年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全球的区域制表集团中,同为亚洲国家的中国和日本,制表历史都很短,但取得的成就确实令人惊叹。然而,由于一些原因,中国的钟表行业并不顺利。虽然中国的钟表技术越来越成熟,但由于市场和经营理念的影响,中国的钟表对世界钟表业的影响力并不大。相比较而言,与我们比邻的日本,在“大师云集”的钟表行业却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令人惊叹的新路。
其实日本的制表历史并不是很长。在中国的影响下,日本长期闭关锁国。1853年,日本取消闭关政策,开始国际贸易。1860年,由纳沙泰尔约50名制表师组成的钟表联盟在横滨开店,日本开始接触现代制表,日本制表的历史由此开始。1868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明治维新。从此不再效仿中国,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正是这种改革让日本开始“睁眼看世界”。各种新思想、新技术、科学精神进入日本,日本现代制表的历史由此开始。
直到20世纪初,进口瑞士手表主导着日本本土的制表市场。因此,日本制表业的“文明人”意识到,他们必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制表业。因此,成立于1889年的大阪钟表制造公司成为第一家推出一系列怀表产品的公司。1877年,金子坚太郎,一个钟表匠和珠宝商的服务部门,于1892年建立了精工屋,这是精工公司的前身。1913年,精工推出第一款日本国产手表Laurel。1924年,精工制作了第一块正式使用精工品牌的手表。1918年,西铁城钟表公司成立。
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日本手表制造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此后,日本的钟表制造业迅速发展壮大,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惜好景不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蹂躏瘫痪了日本手表生产。日本战后重建后,制表业一片废墟。日本战败的第二年,也就是1946年,忠男忠男在东京三鹰市正式成立。我们公司的名字来源于“普威”的日语发音“Kashio”,音译为我们现在经常能听到的大名鼎鼎的“卡西欧”。至此,日本制表业三大知名“三巨头”相继成立。
日本的制表业得到了历史的推动和政府的支持,这对于二战后的战败国日本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无论是人还是企业,都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1947年,日本钟表协会成立,日本制造的手表开始销往世界各地。次年,日本经济稳定委员会制定了振兴制表业的五年计划。日本的钟表制造业通过三年的机械自动化提高了产量,提前完成了这个五年计划。到朝鲜战争前夕,日本钟表的产量已达到全球市场的需求。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让日本成为了那个时期钟表的主要出口国,实际上也让日本这个在战争中吃了不少苦头的战败国尝到了一次战争的甜头,把战争钱赚了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进,战争的阴影逐渐散去,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这个时候,人们需要的是稳定幸福的生活和发展的经济。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开始了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借着这股“东风”,日本的制表业也迎来了春天。1969年,精工在圣诞节期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指针式石英表。
从这款应时腕表开始,应时机芯的历史开始了,日本制表业的新篇章奏响了!精工神村恒业领导的研究小组调整了应时晶体。当时的一些发明后来成为行业标准,应时运动给钟表业带来了一场革命。也许就连瑞士著名的“制表集团”也没有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精致昂贵的手工机芯会输给廉价的电子应时机芯。可能当时“瑞士团”并没有关注日本。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应时时代终于到来了。这时候“瑞士团”大概慌了,因为谁也不会想到,堪称艺术品的瑞士机械表不仅风光不再,实力也输给了日本石英表。估计当时大家都会感叹:“什么鬼”!
没有人会想到,一场应时运动会给制表业带来如此“飓风”。事实上,早在1959年,精工就开始酝酿“应时计划”——59A,并开始了对石英表的研究。那是1960年,国际奥委会决定在东京举办1964年奥运会。野心极大的中村先生有一个“野心”,就是把瑞士钟表赶出奥运会。这样的“警句”成功地让“瑞士代表团”隐隐有些担忧。欧米茄作为“瑞士代表团”的一员,一直对国际奥委会绝对依赖,几乎各种赛事都由欧米茄决定。令人惊讶的是,在本届东京奥运会上,奥委会竟然同意了日本精工集团的申请。据说那块具有非凡精确度的豪华精密手表给奥委会的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此时欧米茄的内心一定已经崩溃了。
也是在1964年,有着同样理想的中村先生开始了他的瑞士纽约天文台之旅。然而,在这次竞选中,只有144人获得,前几名被欧米茄获得。欧米茄可以扬眉吐气,报仇雪恨,这也让瑞士制表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他们忘了,日本的制表业还在进步。“小日本”们小心了,以中村为代表的日本制表业痛定思痛。1967年,日本开始“入侵”日内瓦天文台,排名第四;1970年,瑞士引以为傲的机械表终于被打败了。
在经历了传说中的“泡沫经济”后,20世纪90年代,一些机械表爱好者呼吁传统制表技术回归。你认为日本应时手表会消亡吗?当然不是!日本在二战后一直致力于精密电子工业的发展。今天,日本的电子工业仍然世界闻名。日本主要的手表制造商在手表制造中应用了高、精密和复杂的电子技术。各大厂商已经将各种技术完美的融入到手表中。
精工,应时手表的推动者之一,创造了很多第一,比如:第一款CPU-IC多功能模拟应时手表;全球首款专为自由空间行走而设计的腕表;推出世界首款太阳能GPS卫星定位手表等等。其中2012年推出的太阳能GPS卫星定位腕表也是酷到没朋友,科技至上。相对于价格,还是比较亲民的。
卡西欧将应时手表与精密电子仪器完美结合,多年来一直被称为真正的多功能G-SHOCK手表。卡西欧手表代表了一种充满活力、年轻、时尚、多功能的品牌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手表也是各种各样,而且总是新的,所以可以称之为日本的Swatch。卡西欧在技术上一直领先同行业,几乎每年都会有技术突破。
将先进技术与新型液晶技术相结合,恰当地应用于腕表,不断提高腕表的开发水平。——卡西欧倡导的“腕技”精神在中国得到了传承和传播。卡西欧可以说是手表普及和技术创新的极致,甚至受到军队的青睐,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西铁城一直将光动能作为手表的一大卖点,推出了光动能、光动能无线电波、光动能卫星授时技术。设计也更具美感,将科技与美感结合,在表达时间的同时展现独特的时尚与个性。西铁城公司将先进的技术与东方传统的精致典雅之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消费者提供各种手表,为人们的生活增添色彩。在款式设计上,从大胆的运动风格到优雅的正装风格应有尽有,适合各年龄段、各类型消费者的需求。
如果说精工把日本乃至世界的钟表制造业带入了“应时时代”,西铁城则为其技术增添了美感,而卡西欧则是廉价材料与技术的完美结合。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的共同点是在机械表的夹击下,日本发展出了自己制造手表的方式。日本制表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科技、电子和腕表的融合,更在于制表中低成本材料的使用、专业技术的简化和批量生产,更多的是对市场和未来趋势的把握和开拓。
今天,边肖介绍一些日本手表制造的信息,让你简单了解日本手表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我们之前说过,中国和日本的制表历史并不长。我们可以说,中国的手表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实力和号召力,但还缺乏一定的竞争力。我们不崇洋媚外。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向他们学习,控制他们。相比之下,日本的钟表技术不一定惊人,但它巧妙地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与自己的电子工业和钟表制造结合起来,而不是用那些所谓的精致的手工艺品与“瑞士集团”对抗。刚刚出现的精工应时机芯,可以随意打开,但是除了精工技师,没有人知道怎么处理。我们不能说和日本人的好学和毅力无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的钟表制造业一定能够走自己的制表之路。
修表时代(www.jinruism.com)为您提供最新最热的手表资讯和专业的手表信息,齐全的手表品牌,全面的表行专卖店信息,及丰富详尽的手表文化历史、品牌手表排行、品牌手表资讯,为您选表修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