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手表收藏(上海手表收藏价格及图片)
人们常说,“旧时难再回,旧物诚可贵”。难忘的时光常常刻印在那些难弃的旧物件里,珍藏的记忆往往在旧物件越酿越醇。人都有些恋旧情结,但这种恋旧不是守旧,而是情感的寄托。
一件旧物或多或少会刻着岁月的痕迹,或许是一个故事的记载,一段经历的回望,一声亲人的叮嘱,一份感情的回味,由此让我们恋恋不忘,难以割舍,也让我们心存感激、心怀梦想,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憧憬。正是这些毫无经济价值的旧物在不经意间常常带给我感动,让我在抚摸旧物的同时从现实生活中一次次回归本真,我才能够时不时地修正跑调了的琴弦,使人生的音符始终如一地律动在真善美的华章里。
人若真是万物之灵,必然笃信万物有灵。
在我内心深处有一件十分珍贵的物品,它抚慰着我的心灵,锤炼着我的意志,让我在沮丧时变得乐观,懦弱时变得坚强。
那是一块上海牌手表,是母亲在世时送给我的礼物,也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1969年,在长治和平医院。母亲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医生说,母亲需要手术,是个大手术,需要大量的血。看看你们家属,谁能配型成功,用你们的血保证手术成功。
大嫂一听,连连摆手。看着我说,你大哥有痔疮,不能抽血。
二嫂也连连摇头。也对着我说,你二哥身体这么瘦弱,恐怕抽血也不行。要不,老三你年轻力壮,你去试试?我知道,她们是担心手术会损害健康。
我排行老三,是最小的一个。
我当即表示没问题。直接撸起起衣袖去找医生。庆幸的是,我是O型万能血,和母亲血型配型成功。我大喜。记得当时抽了400cc的血。
日出破晓之际,手术终于顺利完成。5个小时,母亲暂时平安。
接下来的几天,她却吃的越来越少,吃不了几口就开始剧烈的咳嗽。医生建议插胃管,家里人觉得太痛苦,一时有些拿不定主意,没想到她自己却同意了。我无法想象她插胃管的过程经历了怎么样的痛苦:一个一米多长的管子从鼻腔通到胃里,由于需要固定胃管,鼻子上贴了厚厚的两层胶带。插了胃管之后,为了防止他拔胃管,医生又建议双手绑上束缚带,她剧烈的反抗,却敌不过医护人员。她妥协了,可是他曾经是那么倔强啊!
后来大哥觉得过意不去,单独请我到长治英雄街饭馆买了一个肉菜让我吃,说是让我补补身子。现在想起来还真是滑稽。
我体会到母亲做手术前的绝望、无助和恐慌。历经人间冷暖,母亲在疾病的黑暗里挣扎,穿越了这个痛苦的“磨难”,终于看到希望。
事情似乎一直在朝着越来越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我却对此无能为力,毫无办法,只能焦灼的面对这一切,在听到一个又一个不好的消息的夜里默默的逼回去想要汹涌而出的情绪和眼泪,总以为这样就可以延缓那一天的到来。
然而我失望了。母亲还是离我们而去。
记得母亲做手术前的那天晚上,她把我叫到身边。她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包,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露出一块铮亮铮亮的上海牌手表和一个信封。
在那个年代,自行车、缝纫机和手表等“大件”都不是轻易能买到的。
记得当年上海牌手表是120元,当时一般工人一月工资才30元。120元是一个大数目,要攒下实属不易。
这块上海牌手表,非常漂亮,秒针走动的嚓嚓声清脆有力。
母亲说,这款手表本来是想等你结婚时给你的。但看来我是等不到那个时候了。留给你做个念想吧。
这个信封里装的是你给我的你写作稿费,我一分钱也没花。
你要努力工作,好好写作。咱们不图这几个稿费,而是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
你现在没有结婚是我最大的遗憾。
兄弟姊妹你是最小的。妈妈不在你身边,你一定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你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要好好孝顺爸爸。将来找对象一定要找个踏实肯干的……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抱着母亲痛哭了一场。因为在医院里,我不敢发出大声,任凭眼泪无声地湿透了母亲的衣衫。
在刚刚失去母亲的日子里,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哭很久,是一遍一遍想着母亲的身影和话语渐渐入睡的,很久之后才慢慢的在无奈中接受了现实。
母亲给我的上海牌表,我一直舍不得带。生怕把他弄坏了或者遗失了。
因为这块表凝聚着母亲对我的爱!对我的期望!
我还是小心地用包把它包好,经常擦拭,保持清洁,准时上弦,把它放在我的枕头边。听着那铮铮走动的明亮的响声,好像母亲在和我说话。是的,母亲分明就在我身边。
那个装着稿费的信封就也一直放在我的抽屉里。
我常常责备我自己,为什么没有监督着、看着母亲把那些钱花完。然而——子欲孝而亲不待……
对旧物施以敬,给予爱,常怀感恩戴德,旧物定不负你,它就是一棵生命力顽强的忘忧草,地为我的生命镀上了一层暖色。或许这就是睹物思人吧,忘记母亲不可能,因为你根本没有尝试着忘记,而是一直在怀念。时光飞逝,带不走对母亲的思念;岁月匆匆,割不断对母亲的所有的爱。所有潮湿的回忆,所有的眼泪和拥抱,所有刻骨铭心的灼热年华,所有繁盛而离散的生命,都在那个冰冷的1969年一幕一幕地闪现。
作者简介:宋培贤,男,1947年7月生,山西黎城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曾任《山西科技报》社总编辑,山西省专利管理局局长,山西省知识产权局局长等职,系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技史学会地方科技史志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科技史志》副主编,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理事,中国知识产权务实丛书编委,山西省科技史志研究会秘书长,山西省发明协会秘书长,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科教电影电视协会理事,山西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在省内外报刊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电视剧、电视小品、杂文、唱词。游记、评论等文学作品3820余篇(首),(其中有获奖作品32篇,被选编入其他书籍中的作品有18篇),小说《22号海区之谜》《神秘的魔女岛》《蛇谷历险》被收入中国科学普及出版社《中国科幻小说精品屋系列》丛书。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